參加會計培訓的感想
分享、交流自己三年在會計培訓過程中的感想,希望對今后參加培訓或者高會評審的同仁們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培訓收獲
1、了解了最新的會計理論,開闊眼界
面授。課程設置。走出大學校門至少有十多年的時間。大學里學的內容已經有些陳舊。課程比較接地氣的,都是近些年比較新的、熱門的知識。除會計專業課程外,還安排相關領域的課程。比如2016年春,講供給側改革;2017年講工業4.0,中國制造2025,還安排現場教學,參觀上海的一家人工智能的制造企業;2017年一帶一路課程。
現場教學。不光是理論授課,還有結合授課內容的現場教學。在近三年的會計培訓過程中,安排很多次現場教學。
一次是參觀中興通訊,位于西安的全球財務共享中心。先由中興通訊全球財務云副總監給我們給授課,介紹為什么做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如何做財務共享中心、如何優化財務共享中心。課后全班同學前往中興財務云參觀。作為國內共享服務中心的標桿企業,獨創性的雙屏審核模式、工作任務派單制、影像團隊、檔案團隊、運營團隊,讓我非常大開眼界。同時也引發我的思考,對于我們教育系統來說,絕大多數學校的業務具有高度同質性,是否可以考慮引入財務共享中心,將基礎財務業務集中到財務共享中心,使學校財務人員騰出更多精力聚焦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為學校的各項決策提供決策支持呢。如果沒有這樣的培訓現場教學,可能不會引發我的思考。
通過現場教學這種形式,不但使我加深對原有會計理論的認識,同時通過參觀,了解目前財務管理實務界的熱點話題,引發我對實際工作的思考。
讀書筆記。會計培訓期間,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有指定的專業書籍閱讀書目,內容涵蓋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原理、風險管理等。根據時間表,按時閱讀完成并提交讀書報告。上國會對上交的讀書報告進行審核,查重率或內容不合格,都要求重寫。這個壓力就非常大。這就要求我不但要認真看書,還要邊看書邊結合自己的工作有所實際思考。截止到目前已經啃7本書,最后一本書剛剛看完。
2、認識來自不同行業領域的財務人員,業務交流、交融
由于第三期是混合編班,班里同學來自各個領域。根據單位來區分,既有企業類,有行政事業類;有國企,也有民營企業、外資企業;既有制造業、建筑業,也有服務業、金融業等。由于領軍培訓的機緣,讓大家走到一起來。在培訓之余,課后餐間,大家都非常愿意交流自己的工作情況。把自己在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拿出來和大家討論。通過這個交流談論的過程,讓我了解認識教育領域以外其他行業和領域的一些業務知識。不同行業、不同業務領域的業務交流、思想碰撞,有時能迸發出耀眼的火花。很多以前困擾自己的問題,通過這種探討,跳出原有的思維困境,總能得出新的思路和解決辦法。此外,其他單位、其他行業的一些好的財務管理方面的經驗,通過這種交流往往也借鑒到自己所在的單位。
會計財務人員不僅要低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多學習,多思考,開闊眼界,才能讓我們財務會計人員的路越走越寬。學習,永遠在路上!
(掃一掃,獲取更多"會計實習周記"資料)

中財仟易提供公司(工商)注冊、代理記賬、資質代辦、公司變更、解除異常等專業財稅服務,為您解答各種財稅疑難問題。
轉載請注明文章出處:http://www.qiuxunwang.com/kjzj/425.html
文章標簽:
上一篇:500字會計實訓自我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