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公司會計實務總結,適合會計菜鳥收藏!
商貿公司是中小微企業中數量十分龐大的一類企業,顧名思義這類企業以“商業貿易”為其主要業務。實務中,商貿公司、經貿公司、貿易公司等等,其實都是同一性質的公司,只是名稱略有不同罷了。今天,小編結合自身實踐,以個人理解說說商貿公司相關的會計、稅務實操事務,說的好的大家鼓勵一下、關注一下,說的不好的請直接指出,也好互相學習、進步。
一、商貿公司的概念
(一)經貿公司
前文說過,經貿公司和商貿公司其實屬于同類,差別僅僅在于字面上。經貿,就是經濟和貿易。經的本義是織布時用梭穿織的豎線(和緯線相交織構成布),經濟的本義是“經世濟民”,現在的主要意思是指創造價值、轉化價值和實現價值的人類活動,是從日文引進的詞匯。貿的本義如上文所述,是貨物交換的意思,易也是交換的意思,所以商、貿、易這三個字都是同義詞。
經貿公司,也就是從事“經濟貿易的公司”,貿易是其核心,通過貿易,實現經濟的功能,也就是通過貿易,實現價值交換的功能。
(二)商貿公司
商貿公司,就是從事“商業貿易”的公司。商字的本來意思是“計算”,引申為“買賣”的意思;貿字的本來意思是“貨物交易”,《詩經·衛風·氓》中有“抱布貿絲”的句子,意思是抱著布去換絲。由此可見,商貿兩字實際含義十分相似,為同義詞,僅僅只有細微差別。所以商貿合在一起,我們理解為“商業貿易”是大體不差的。至于公司,它是“企業”的一個類別。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公司則是以“章程”或類似文件規范的、具有必要的組織機構的、有法人地位的企業。一句話,公司屬于企業,但比一般企業更為規范和典型,是現代企業中數量最為龐大的一類企業。商貿公司,是公司中的一類,其區別點在于他們主要從事“商業貿易”業務。商貿公司是否可以從事其他業務?當然可以!其他類型的公司是否可以從事“商業貿易”業務,當然也可以!但是,我們的老祖宗教導我們,“名不正則言不順”,公司名稱最好與其所從事的業務一致。
(三)批發和零售
商貿公司從事商業貿易業務,這種業務一般區分為批發和零售。
批發就是批量發出的意思。批的本義是用手背打(如“批他耳光”,用手掌心打為“扇他耳光”),在此處為“大量”的意思。這個大量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到底多少為大量?小編我也不知道。發的本義是“放箭”,引申為“發出”的意思。發出什么?當然是發出商品了。
零售就是“拆散銷售”的意思,按這個理解,把一箱蘋果拆開,一個一個賣就是典型的零售了。零的意思有兩個,一個是指整數后面的小數,即“零數”;另一個是“拆散”的意思。零售中的零取義為后者。售的意思,毫無疑問就是賣。
以上是批發和零售基本含義。公司實務中,批發業務主要定義為批發商從廠家或上級批發商購進商品,批量銷售給下級批發商或零售商的業務;零售業務主要定義為商家(包括廠家和商貿公司等)直接銷售商品給終端消費者或者設備的使用者的業務。從這個意義上講,批發業務中可能某次業務的銷售量并不大,而零售業務也可能出現一次性賣出大批量商品的現象。這一點需要記住。
(四)貿易公司
貿易公司也和商貿公司、經貿公司一樣,是從事貨物買賣的公司。如前所述,貿和易的意思都是交換,貿就是易、易就是貿,沒有本質區別。現代漢語喜歡用雙音節詞,所以就出現了“貿易”這樣的奇葩詞匯,這也是讓人哭笑不得的事兒。商貿公司、經貿公司、貿易公司,其實質都是一樣。要是你注冊公司,喜歡用哪一個名稱呢?隨便你,喜歡就好,因為三者的含義是一樣的。當然了,如果從音韻學的角度出發,三者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但這要從公司名稱的整體來判斷。比如有這么個公司“北京周易(商貿、經貿、貿易)有限公司”,應該選用哪一個詞兒呢?顯然前兩個較好,第三個不好,“北京周易貿易有限公司”叫起來它不順口哇!
二、商貿公司的業務流程及相應會計票據
(一)公司籌辦
有了錢,萬事都好辦。雖然好辦,但還是要人去辦。公司籌辦,老板操的心比較大、出的力比較多。比如辦公地址的選擇、辦公場所的裝修、辦公設施的購置、人員的招聘和培訓、公司的注冊等等,都要老板去操持。等公司籌辦初定之后,老板就可以輕松啦。當然,在業務發展方面,老板要操更大的心。
公司籌辦過程中,會得到各種各樣的會計票據,常見的有:1)現金取款支票頭、取款審批單;2)辦公場所租賃發票、租賃合同;3)辦公場所裝修費發票;4)辦公設備、辦公耗材發票;5)人員工資表、社保繳費憑證、個人所得稅扣稅憑證;6)交通費、差旅費票據等等。
(二)資本投入
萬事開頭難,有了錢就不難了。商貿公司注冊開業以后,天字號第一件事,老板要拿出錢來,讓公司轉動起來。這個錢,一般情況下就是資本投入。
股東投入資本,有各種形式的投入,比如貨幣資金投入、實物投入、無形資產投入以及其他資產投入等等。貨幣資金投入也就是現金投入,這是資本投入的最主要的形式;實物投入包括商品、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不同形式的實物,這種投入也比較常見,但投入過程相對比較復雜,交易過戶的費用也較高;無形資產投入主要是以股東擁有的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專有技術等進行投入,其投入過程和費用類似于實物投入;其他投入方式如有的股東以未來在公司服務作為資本投入,有的以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權作為資本投入等等,這些投入不太常見。
資本投入相應的會計票據,常見的有:1)投資進賬單;2)公司收據;3)投資協議;4)實物投資、無形資產投資的相應發票;5)土地、房產、知識產權等投資的過戶憑證復印件。以上會計票據不是全部,只是小編整理出來的一部分。不同企業,票據類型、數量會有不同,絕對不能一刀切理解。
(三)商品采購
商貿公司,其主要業務就是商品的購銷,買進來、賣出去,再買進來、再賣出去,如此循環反復,賺取差價,這樣的事情看起來很爽,小微企業實務中卻一點兒不爽。好多小微商貿公司掙扎在溫飽線上、苦苦維持,連代賬公司的200元代賬費都快交不起啦!只有像煙草公司、電力公司這樣的大佬,買進來、賣出去,再買進來、再賣出去,買賣做的很爽,因為買進來只有他們一家能買,賣出去只有他們一家能賣,這叫“專賣”,國家政策,大家要鼓掌支持!
廢話少說,商貿公司采購商品,屬于“備貨”,其目的是為了銷售。在目前的信息社會中,多數商貿公司都是先瞄好目標、穩住買家,再去找貨、進貨。傻乎乎先進貨存倉庫的,恐怕沒有。
商品采購過程中,會產生這么一些票據,大家記好:1)采購發票聯、抵扣聯、貨物清單;2)采購合同;3)預付款、進度款、尾款付款憑證;4)現金折扣憑證,等等。
(四)運輸及倉儲
商品采購以后,或者賣出以后,都得運走,這就涉及“運輸”。至于運到什么地方,那就說不一定了。傳統上,商業批發企業一般把采購來的商品運到本公司倉庫存儲,“定價而沽”;在今天,很多商貿公司常常是先落實好買家,再去采購商品,采購之后,往往直接把商品直接運送到客戶那兒去了,多省事兒!所以總結起來,商品的運輸目的地,往往有兩個,一個是采購商的倉庫,另一個是采購商客戶的倉庫或者銷售、消費、安裝現場。
另外,運輸費用由誰負責,也是不一定的事情。可能由銷售方負責,也可能由采購方負責,甚至還有可能由最終客戶負責,那真是羊毛出在豬身上了。
商品采購以后,運抵目的地,這個時候要進行驗收、入庫。有的商品入庫以后要存放一段時間,這就是倉儲。
在商品的運輸及倉儲過程中,歸納有這么一些票據:1)運輸發票聯、抵扣聯;2)貨物運輸合同;3)運輸費付款憑證;4)入庫單、出庫單、盤盈盤虧報告;5)倉庫相關的辦公費、水電費、人員工資、租金、折舊費憑證,等等。
(五)商品銷售
商品銷售是商貿公司的核心事務、是重頭戲。俗話說得好,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有兩樣,一樣是把自己的想法放進別人的腦袋;另一樣是把別人的錢放進自己的口袋。所謂的銷售,就是把東西賣給別人,然后把別人的錢放進自己的口袋,屬于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之一。所以,我們需要想銷售人員致敬:你們辛苦了!
銷售人員回答說:我們不辛苦!銷售人員認為,你硬邦邦地去賣東西賺錢,的確十分困難;但如果你是為其他人提供價值,賣東西就沒有那么難了。這就是銷售的真諦。
在商品銷售過程中,主要有這么一些票據,大家也記好了:1)銷售發票記賬聯、銷貨清單;2)貨物購銷合同;3)預收款、進度款、尾款收款憑證;4)現金折扣憑證,等等。
(六)售后服務
國際通行的三次產業劃分方法里面,第一產業是農業,第二產業是工業,第三產業是服務業。商業屬于服務業。既然商業屬于服務,它就有服務的內容在里面,絕不僅僅是買進賣出那么簡單。商業的服務,一是提供互通有無的交易機會;二是售后服務,包括售后咨詢指導,售后返修,售后退貨服務等等。
商品賣出之后,有的商貿公司會設立專門的售后服務部,負責商品的售后服務,舉凡商品的售后使用指導咨詢、售后維修換貨、售后退貨等等,均由售后服務部負責辦理。如此一來,服務好了,自然會增加一些費用,與售后服務相關的會計票據有:1)售后服務部門的辦公費、差旅費、交通費等相關票據;2)售后服務部門的場地租賃費、水電費、物業費相關票據;3)售后服務部門人員工資薪金、福利費、社保金單據,等等。
(七)公司日常運營
除了籌資、投資、商品采購、商品銷售等業務之外,商貿公司其他的業務可以歸納為日常運營業務,包括每天打開考勤、客戶接待、外出拜訪、開會討論、制定執行計劃、辦公耗材采購、計發工資、人事招聘等等,小編我也一時說不完。這些日常業務,歸納起來可能會涉及這么一些會計票據:1)工資表;2)社保費繳費憑證;3)辦公用品采購發票;4)交通費、差旅費、會務費等報銷單;5)場地租賃費發票、水電費發票、物業費發票;6)餐費發票、招待費發票,等等。這一類票據比較多。
三、商貿公司會計處理
(一)幾個注意事項
商貿公司的會計處理不算復雜,只要是學會計的,相信基本業務大家都能處理。我這里只提出幾個注意事項。
第一,要注意票據的規范性。商貿公司辦理各項業務,票據一定要合法、合規、完整、有效。絕對不能買假發票使用,絕對不能以白條抵發票使用。另外,僅有發票是不夠的,發票只是一個孤證,必須有對應的收付款憑證、收發貨憑證、出入庫憑證等等;
第二,商貿公司往往是一般納稅人,舉凡貨物購銷、采購勞務、采購設備、采購辦公耗材等等,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盡量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樣可以降低公司的實際稅負率;
第三,要注意購銷業務的對接、平衡,實物上要有進有出,價值上要出大于進,售價低于進價,往往是被稅局查稅的前奏;
第四,要注意經常核對往來賬。商貿公司的往來單位比較多,如長期不核對,經常會出現往來賬賬實不一的情況;
第五,一定要做庫存商品明細賬。這個賬也叫作庫存商品三級明細賬、倉庫賬等等,其核心是要報商品進銷存的數量和價值記錄清楚。
(二)銷售折扣、現金折扣的會計處理
商貿公司的常規會計業務,小編我在這里就不說了。這里重點說說銷售折扣、現金折扣、銷售折讓和銷售退回的會計處理。
銷售折扣是指銷售商品的時候,購銷雙方互相討價還價,在銷售方開價的基礎上降價達成交易,其降價的部分就是銷售折扣。銷售方按雙方達成的新價格開具發票、銷售貨物,會計按實際銷售價格記賬,銷售折扣被排除在銷售價款之外,不需要做特別的會計處理。
現金折扣,是銷售實現之后,根據合同約定購貨方可以延期付款,銷售方為促使購貨方盡快付款,而在合同中約定如購貨方在指定日期內付款,可以給與一定的折扣獎勵,這種折扣獎勵就是現金折扣。簡單說就是,購貨方早付錢就可以少付一部分錢。
例1興盛公司向大魚公司銷售電解銅一批,價款100萬元,增值稅銷項稅額16萬元,貨物已發出,貨款未收,雙方約定付款條件為:2/10,1/20,N/30,現金折扣按價款計算。
興盛公司(銷售方)的會計處理如下:
1)實現銷售之后,銷售方按總價法確認銷售收入和應收賬款
借:應收賬款116萬元
貸:主營業務收入(價款)100萬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6萬元
2)假如大魚公司在10日內付款,則可以享受2%的現金折扣:100×2%=2(萬元)
借:銀行存款114萬元
財務費用2萬元
貸:應收賬款116萬元
3)假如大魚公司在21日后款,則不能銷售任何現金折扣。
借:銀行存款116萬元
貸:應收賬款116萬元
這里補充解釋一下現金折扣條件的含義:2/10表示10日內付款可以享受2%的現金折扣,1/20表示20日內付款可以享受1%的現金折扣,N/30表示30日內付款不能享受現金折扣。有人要問了,我在第21日付款能不能享受折扣,答案是不能!既然21日后付款都無法享受現金折扣,那么規定N/30這個條件有什么意義呢?意義就是,購貨方必須在30日之內付款,即便不能享受折扣。
大魚公司(購貨方)的會計處理如下:
1)采購商品
借:庫存商品100萬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6萬元
貸:應付賬款116萬元
2)假如大魚公司在10日內付款,則可以享受2%的現金折扣:100×2%=2(萬元)
借:應付賬款116萬元
貸:銀行存款114萬元
財務費用2萬元
3)假如大魚公司在21日后款,則不能銷售任何現金折扣。
借:應付賬款116萬元
貸:銀行存款116萬元
(三)銷售折讓的會計處理
銷售折讓是指銷售商品以后,因所售出商品存在瑕疵、但不影響商品的使用等情況下,由購銷雙方協商達成一致,不需要退貨,但由銷售方給予購買方價款折讓的一種安排。應該說,這種安排對雙方都是有利的。對銷售方來說,雖然銷售價款打了折扣,但畢竟自己理虧、也該有所表示;對購貨方來說,雖然所購買的商品有瑕疵,但不影響使用,雖然心里不爽,
但銷售方給了折讓,也算得了實惠。對于銷售折讓,購銷雙方都需要進行會計處理。銷貨方應根據購貨方提供的“進貨退回或索取折讓證明單”(由購貨方在其主管稅務機關開具),開具紅字發票,并沖減銷售收入和銷項稅額,同時沖減應收賬款;購貨方銷售方提供的紅字發票,沖減購貨成本(庫存商品等)、進項稅額,同時沖減應付賬款。
例2接上例,假如興盛公司銷售給大魚公司的電解銅有質量瑕疵,但不影響使用,經雙方協商,銷售方同意在原價稅合計基礎上給予5%的折讓。購貨方提供了“進貨退回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銷售方開具了價款為5萬元的紅字發票。
興盛公司(銷售方)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主營業務收入5萬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0.8萬元
貸:應收賬款5.8萬元
大魚公司(購貨方)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付賬款5.8萬元
貸:庫存商品5萬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0.8萬元
(四)銷售退回的會計處理
銷售退回是指銷售商品以后,因所售出商品存在瑕疵、達不到合同約定要求等原因,經雙方商議達成一致,同意退貨的業務事項。銷售退回雖然不太經常發生,但在商貿公司實務中還是經常能遇到的。
對于銷售退回,購銷雙方需視情況進行會計處理。如發生銷售退回時,購貨方尚未對其進項發票進行認證抵扣,尚未進行賬務處理,銷售方也尚未進行賬務處理,則購貨方應將發票(發票聯和抵扣聯)連同貨物一起退回給銷售方,購銷雙方均無需進行賬務處理。
如發生銷售退回時,購貨方已對其進行發票進行認證抵扣,已進行賬務處理,則購貨方應向其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開具“進貨退回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連同貨物一并退回給銷售方,銷售方據以開具紅字發票,供購銷雙方進行賬務處理。銷貨方應沖減銷售收入和銷項稅額,同時沖減應收賬款,同時應增加庫存商品、減少主營業務成本;購貨方沖減購貨成本(庫存商品等)、進項稅額,同時沖減應付賬款。
例3接上例,假如興盛公司銷售給大魚公司的電解銅有質量瑕疵,已嚴重影響使用,不符合合同約定的質量標準,經雙方協商同意退貨。購貨方提供了“進貨退回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銷售方開具了價款為100萬元的紅字發票。
興盛公司(銷售方)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主營業務收入100萬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6萬元
貸:應收賬款116萬元
借:庫存商品
貸:主營業務成本
大魚公司(購貨方)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付賬款116萬元
貸:庫存商品100萬元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6萬元
(五)商品發出的計價方法
這里要著重說一下,對于商貿公司來說,商品發出的計價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商品發出的計價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其中加權平均法又分為移動加權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1)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來確定庫存商品價值流轉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先按存貨的期初余額的單價計算發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后,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后類推,計算發出存貨和結轉存貨的成本。采用這種方法,商品的實物流轉和價值流轉的先后次序在理論上是一致的;
2)加權平均法:是以期初數量和本期歷次入庫數量為權數、以期初余額和本期歷次采購金額為依據,經過加權平均計算得出平均單價,并進而計算得出本期發出商品和月末留存商品的成本的一種計算方法。使用這種方法計算得出的單價,在本期之內是平均單價。其中,移動加權平均法在每次進貨的時候,都要計算一次平均單價;而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只在月末集中計算平均單價;
3)個別計價法:采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下,是把每一種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基礎。。
以上三種方法,前兩種廣泛適用于各種企業,特別是在電腦做賬的情況下,會計核算并不存在很大的問題,工作量不大;后一種適用于商品單價較高、且為非標準商品的情況,其適用面較窄。
四、商貿公司稅務實操
(一)稅務登記
商貿公司和其他企業一樣,需辦理稅務登記事項。目前我國普遍實行五證合一,企業除“統一信用代碼證”外,并沒有單獨的稅務登記證,但稅務登記事項還是存在的,具體表現在:
1)企業設立之后,需要到稅務機關報到,根據要求提交各種復印件資料,由稅務機關給予核定稅種,建立納稅申報檔案;
2)企業經營過程中,如發生企業名稱、股東、法定代表人、住所、經營范圍等各種事項的變更,在辦理營業執照變更之后,應到稅務機關辦理相應的變更登記;
3)企業注銷時,需要先辦理稅務注銷登記。
(二)發票相關事務
商貿公司開展經營,應根據實際銷售收入據實入賬,同時根據應納稅事項進行納稅申報。在銷售過程中,如客戶要求開具發票,公司應按規定開具普通發票或專用發票,不得拒絕開具發票。這里需要注意,企業的入賬銷售額可能和開票金額不一致,因為可能存在未開票的收入,但入賬銷售額一定是大于等于開票金額的;企業的入賬銷售額和納稅申報的銷售額也可能不一致,因為可能存在企業不確認為收入、但是按照稅法規定應按收入計算納稅的情況,等等,這些問題需要注意。
關于發票相關事務,這里先簡單介紹,以后擇機詳細歸納、總結。
(三)納稅申報事務
商貿公司和其他企業一樣,需要按期進行納稅申報。
目前的實務要求是,對小規模納稅人,要求按季度申報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印花稅等稅費,按月度申報個人所得稅等稅費;對一般納稅人,要求按季度申報企業所得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印花稅等稅費,按月度申報增值稅、個人所得稅等稅費。
關于商貿公司會計實務,小編就為你總結到這里啦。
(掃一掃,獲取更多"會計實習周記"資料)

中財仟易提供公司(工商)注冊、代理記賬、資質代辦、公司變更、解除異常等專業財稅服務,為您解答各種財稅疑難問題。
轉載請注明文章出處:http://www.qiuxunwang.com/kjzj/640.html
文章標簽:
上一篇:入職公司會計優秀心得體會范文